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全科
肝病患者常可出现血管痣和肝掌,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肝脏不仅是生命物质的代谢器官,还是人体性激素的调节和灭活器官。特别是由人体性器官分泌的雌激素,必须经过肝脏后才能使功能减弱或使活性消失。但肝脏出现急、慢性炎症或其它疾病时,它对雌激素的灭活能力明显下降,结果造成雌激素在体内大量蓄积,以致引起体内小动脉扩张。血管痣就是皮肤粘膜上的小动脉扩张的结果。小动脉扩张后酷似蜘蛛网,用铅笔尖压住“蜘蛛体”,网状形态立即消失。此痣小如小米粒,大的有2厘米~3厘米,数量少的1~2个,多则数百个;多见于胸部以上、面颈及上肢手背等部位。急性肝炎患者血管痣的发生率约1%左右,而慢性肝炎可达54%左右。血管痣的出现常和肝功能状态相平行。当肝功恶化时,血管痣可急剧增多;肝功好转后,此痣可由原来鲜红色变棕黑色,继而消失。 肝掌的发生原因与血管痣一样,它主要发生在慢性肝炎及肝硬变的患者手掌上。肝掌就是在肝病患者手掌的大、小鱼际及手指掌面、手指基部呈现的粉红色(融合或未融合)胭脂样斑点,压之退色,久者可形成紫褐色。如仔细观察可见许多星星点点扩张连成片的小动脉。肝掌也随肝功好转而减轻或消失。 雌激素灭活的失衡还可使肝炎患者出现毛细血管扩张、月经失调、睾丸萎缩或男性乳房发育。常此以往还可造成皮肤细胞内黑色素的增加引起肝性黝黑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