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青光眼可通过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主要治疗方法有降眼压药物、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小梁切除术、房水引流装置植入术、睫状体光凝术。
1、降眼压药物急性青光眼发作时需快速降低眼压,常用药物包括毛果芸香碱滴眼液、布林佐胺滴眼液、甘露醇注射液。毛果芸香碱通过收缩瞳孔促进房水排出,布林佐胺抑制房水生成,甘露醇通过渗透作用减少玻璃体容积。药物需在医生监护下使用,警惕心率减慢等全身不良反应。
2、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适用于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通过激光在虹膜周边造孔,解除瞳孔阻滞改善房水循环。该操作创伤小且恢复快,但可能需重复进行以维持效果。术后需定期监测眼压,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暂时性视力模糊或炎症反应。
3、小梁切除术通过手术切除部分小梁网组织建立新的房水外流通道,适用于药物控制不佳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术中可能联合应用抗代谢药物防止瘢痕化,术后需密切观察滤过泡状态,警惕浅前房或低眼压等并发症。
4、房水引流装置植入术将引流管植入前房引流至结膜下间隙,适用于难治性青光眼。常见装置包括Ahmed青光眼引流阀和Baerveldt植入物,需注意术后早期可能出现过度引流导致浅前房,远期可能发生管腔堵塞或角膜内皮损伤。
5、睫状体光凝术通过激光破坏部分睫状体上皮减少房水生成,常用于绝对期青光眼或多次手术失败者。可分为经巩膜和眼内两种路径,可能引发眼球萎缩或持续性低眼压。该治疗需严格控制能量参数,分次进行以避免严重并发症。
急性青光眼患者治疗后需避免暗环境停留、一次性大量饮水等可能诱发眼压升高的行为。建议每日规律测量眼压,保持适度有氧运动,摄入富含维生素A和花青素的深色蔬菜水果。术后患者应按医嘱使用抗生素和抗炎滴眼液,避免揉眼或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视野和视神经形态。出现眼痛、视力骤降等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