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节可能由感染性病变、良性肿瘤、恶性肿瘤、血管异常、先天性疾病等原因引起。肺结节是指肺部出现的直径小于3厘米的圆形或类圆形病灶,多数为体检时偶然发现。
1、感染性病变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可能形成结核性肉芽肿,表现为孤立性肺结节。真菌感染如隐球菌、曲霉菌等也可能导致肺结节。这类结节通常伴有咳嗽、低热等感染症状,可通过抗结核或抗真菌药物治疗。
2、良性肿瘤肺错构瘤是最常见的肺部良性肿瘤,由异常增生的软骨、脂肪等组织构成。炎性假瘤是慢性炎症刺激形成的瘤样病变。这类结节生长缓慢,边界清晰,通常无须特殊处理。
3、恶性肿瘤原发性肺癌如腺癌、鳞癌可能表现为孤立性肺结节。转移性肺癌常见于乳腺癌、结肠癌等转移。恶性结节多呈分叶状、毛刺征等特征,需通过病理检查确诊。
4、血管异常肺动静脉畸形是血管发育异常形成的血管团块。肺动脉瘤是血管壁局部扩张所致。这类结节增强CT可见明显强化,部分需要介入栓塞治疗。
5、先天性疾病肺隔离症是胚胎期肺组织发育异常形成的囊性病变。支气管囊肿是支气管发育障碍形成的含液囊肿。这类疾病多在青少年时期发现,部分需要手术切除。
发现肺结节后应定期随访胸部CT观察变化,避免吸烟及接触粉尘等刺激因素。直径超过8毫米的结节建议进行增强CT或PET-CT检查,必要时可考虑穿刺活检明确性质。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增强肺部抵抗力,出现咳嗽加重、咯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