胳膊骨折后可通过固定制动、药物治疗、营养支持、康复训练、定期复查等方式促进恢复。骨折通常由外伤、骨质疏松、暴力撞击、病理性骨折、重复应力等因素引起。
1、固定制动骨折后需立即用石膏或支具固定患肢,避免骨折端移动造成二次损伤。上肢骨折多采用前臂石膏托或悬吊带固定4-6周,粉碎性骨折可能需外固定支架。固定期间保持患肢高于心脏水平,有助于减轻肿胀。
2、药物治疗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骨肽注射液促进骨痂形成,配合跌打丸活血化瘀。疼痛明显时可短期服用洛索洛芬钠片,合并感染需加用头孢克洛分散片。骨质疏松患者需补充碳酸钙D3片和阿仑膦酸钠。
3、营养支持每日摄入优质蛋白如鱼肉蛋奶,搭配西蓝花等富含维生素K的蔬菜。适当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可食用黑芝麻、虾皮等食物。避免饮酒及高盐饮食,控制咖啡因摄入以免影响钙吸收。
4、康复训练拆除固定后逐步进行肩肘关节被动活动,使用握力球锻炼前臂肌力。2周后开始主动屈伸训练,配合热敷缓解僵硬。水中运动能减轻关节负荷,6周后可进行抗阻训练恢复肌肉力量。
5、定期复查术后1周、1个月、3个月需拍摄X线片观察骨痂生长情况。若出现内固定松动或延迟愈合,可能需二次手术植骨。儿童骨折愈合较快,但需监测骨骺损伤情况,老年人要重点预防废用性骨质疏松。
骨折恢复期间应保持每日30分钟日照促进维生素D合成,睡眠时用枕头垫高患肢。饮食注意荤素搭配,可适量食用牛骨汤但避免油腻。康复训练需循序渐进,出现异常疼痛或活动受限时及时复诊。戒烟限酒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骨折愈合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