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发烧呕吐可通过物理降温、补充水分、调整饮食、使用药物、及时就医等方式治疗。小孩发烧呕吐通常由胃肠型感冒、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脑膜炎、肠梗阻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小孩发烧时可使用温水擦拭额头、腋窝、腹股沟等部位帮助散热,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可遵医嘱使用退热贴,如兵兵退热贴、小林退热贴等。家长需每2小时监测一次体温,若持续高热或出现寒战需及时就医。
2、补充水分呕吐会导致体液丢失,家长需少量多次喂服口服补液盐Ⅲ,如博叶口服补液盐散。可适当饮用温开水或淡盐水,每次5-10毫升,间隔10-15分钟喂一次。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刺激胃肠。若出现尿量减少、口唇干裂等脱水表现应立即就医。
3、调整饮食呕吐期间暂停固体食物,症状缓解后可进食米汤、稀粥等流质。恢复期选择馒头、面条等低脂易消化食物,避免油腻、生冷及高糖饮食。母乳喂养婴儿可继续哺乳,但需减少单次喂养量。家长需观察进食后是否再次呕吐。
4、使用药物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烧呕吐需遵医嘱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莫西林颗粒等抗生素。呕吐严重时可使用蒙脱石散保护胃肠黏膜,或口服多潘立酮混悬液止吐。退热药物可选择布洛芬混悬滴剂或对乙酰氨基酚栓剂,严禁交替使用两种退热药。
5、及时就医若发烧超过3天、呕吐物带血或胆汁、出现嗜睡或抽搐等症状,需立即就诊。脑膜炎患儿会有颈部僵硬、喷射性呕吐等表现。肠梗阻可能伴随腹胀、排便停止。家长需记录呕吐频率、体温变化及伴随症状,便于医生准确判断病情。
小孩发烧呕吐期间家长应保持环境通风,衣物选择纯棉透气材质。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保证充足睡眠。日常注意手卫生及饮食清洁,生熟食物分开处理。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可预防病毒性胃肠炎。若反复出现发烧呕吐,建议完善过敏原检测及胃肠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