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磊
副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肛肠科
鼻炎可能引发鼻塞、流涕、头痛、嗅觉减退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鼻窦炎、中耳炎、哮喘等并发症。治疗鼻炎需根据病因采取药物、手术或生活方式调整。
1、鼻塞和流涕
鼻炎最常见的症状是鼻塞和流涕。鼻塞是由于鼻腔黏膜充血肿胀,导致气流受阻;流涕则是黏膜分泌物增多所致。长期鼻塞可能影响睡眠质量,导致疲劳和注意力下降。治疗上,可使用鼻用激素喷雾(如布地奈德)、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或减充血剂(如伪麻黄碱)缓解症状。
2、头痛和嗅觉减退
鼻炎患者常伴有头痛,尤其是鼻窦炎患者,疼痛多集中在额头、眼眶或面颊。嗅觉减退则是由于鼻腔黏膜肿胀阻碍气味分子到达嗅觉感受器。治疗头痛可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嗅觉减退则需通过控制鼻炎症状逐步恢复。
3、鼻窦炎
鼻炎未及时治疗可能发展为鼻窦炎,表现为鼻塞加重、黄绿色脓涕、面部疼痛和发热。治疗鼻窦炎需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鼻用激素喷雾和鼻腔冲洗。严重时需进行鼻窦手术,如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FESS)。
4、中耳炎
鼻炎可能通过咽鼓管影响中耳,导致中耳炎,表现为耳痛、听力下降和耳鸣。治疗中耳炎可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止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和鼻用减充血剂。反复发作的中耳炎可能需要鼓膜置管手术。
5、哮喘
鼻炎与哮喘密切相关,鼻炎患者更容易发展为哮喘,表现为咳嗽、喘息和呼吸困难。治疗哮喘需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和支气管扩张剂(如沙美特罗)。同时,控制鼻炎症状有助于预防哮喘发作。
鼻炎的治疗需根据具体症状和病因制定个性化方案。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如避免过敏原、保持鼻腔湿润)相结合,可有效缓解症状并预防并发症。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