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能否治好取决于具体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部分心脏病通过规范治疗可有效控制或临床治愈,部分需长期管理。
先天性心脏病在儿童期通过手术矫正,多数患者可达到临床治愈。常见的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等简单先心病,经介入封堵或外科修补后心脏结构恢复正常功能,术后定期复查无异常即视为治愈。风湿性心脏病早期积极控制链球菌感染和抗风湿治疗可阻止瓣膜损害进展,但已形成的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需根据程度选择药物维持或瓣膜修复/置换手术,术后需终身抗凝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通过支架植入或搭桥手术能重建血运,配合长期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可稳定斑块,但动脉硬化进程不可逆需持续控制危险因素。扩张型心肌病等心肌病变主要通过β受体阻滞剂如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延缓心室重构,严重心力衰竭患者可能需心脏移植。
终末期心脏病如广泛心肌纤维化、多瓣膜毁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等,现有治疗手段仅能缓解症状。急性心肌梗死超过6小时未再灌注导致大面积心肌坏死,或慢性心衰反复发作出现不可逆心腔扩大,这类患者预后较差。某些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如Brugada综合征,即使植入ICD也只能预防猝死不能根治病因。对于无法治愈的类型,治疗目标转为延缓疾病进展,通过利尿剂呋塞米片减轻水肿、地高辛片增强心肌收缩力等改善生活质量。
心脏病患者需严格遵循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避免腌制食品。每周进行3-5次3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步行、游泳,强度以不引发胸闷气喘为度。戒烟并远离二手烟,控制血压低于140/90mmHg,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维持在7%以下。定期监测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应急。保持情绪稳定,睡眠充足7-8小时,肥胖者减轻体重5%-10%。出现新发胸痛、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或下肢水肿加重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