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接种狂犬疫苗通常不会产生严重危害,可能出现局部红肿、低热等轻微不良反应。狂犬疫苗是预防狂犬病的关键措施,接种后不良反应多为暂时性且可自行缓解。
接种狂犬疫苗后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注射部位疼痛、红肿或硬结,通常1-3天内消退。部分宝宝可能出现37.5-38.5摄氏度的低热,伴随食欲减退或轻微烦躁,这些症状多在24-48小时内缓解。疫苗中的灭活病毒成分不会导致感染,但可能刺激免疫系统产生短暂反应。家长可观察宝宝精神状态,适当增加水分摄入,避免抓挠注射部位。
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面部肿胀或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处理。患有严重免疫缺陷疾病或对疫苗成分过敏的宝宝需谨慎接种。若宝宝接种后持续高热超过39摄氏度、出现抽搐或异常哭闹超过72小时,应及时联系医生评估。疫苗接种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注射部位清洁干燥。
家长需按规范程序完成全程接种,不可因轻微反应中断免疫。接种后建议留观30分钟,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和表现。日常避免宝宝接触流浪动物,若发生暴露需立即清洗伤口并就医。保持均衡饮食和充足睡眠有助于减轻疫苗反应,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缓解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