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产后尿道痛可通过热敷缓解、保持会阴清洁、调整排尿姿势、药物治疗、导尿处理等方式改善。尿道痛可能与导尿管刺激、尿路感染、分娩损伤、膀胱功能未恢复、术后镇痛药物影响等因素有关。
1、热敷缓解将温热毛巾敷于下腹部,温度控制在40摄氏度左右,每次持续15分钟。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尿道括约肌痉挛,减轻排尿时的灼热感。注意避免烫伤皮肤,每日可重复进行2-3次。
2、保持会阴清洁使用温水从前向后冲洗会阴部,每日至少2次,排便后需立即清洁。选择纯棉透气内裤并及时更换,可降低细菌逆行感染风险。避免使用碱性洗剂或过度擦拭,防止黏膜二次损伤。
3、调整排尿姿势采用半蹲位排尿,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身体略向前倾。排尿时可用手掌轻柔按压下腹部,帮助排空膀胱残余尿。产后初期可使用便盆椅,减少会阴部肌肉牵拉带来的疼痛。
4、药物治疗细菌性尿路感染需遵医嘱使用头孢克洛胶囊、磷霉素氨丁三醇散、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非感染性疼痛可短期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片,哺乳期用药需严格遵循药师指导。禁用阿司匹林等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
5、导尿处理出现尿潴留超过8小时或膀胱胀满无法排尿时,需由护士进行间歇导尿。导尿操作需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导尿管选择最小适用型号。术后24小时内需记录尿量,观察尿液颜色及有无血块。
剖腹产后应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稀释尿液减少刺激。可适量食用冬瓜、梨等利尿食物,避免辣椒、酒精等刺激性饮食。如疼痛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发热、血尿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排查泌尿系统损伤。恢复期间避免提重物及剧烈运动,咳嗽时用手按压腹部减轻腹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