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出血可能由外伤、血管病变、肿瘤破裂、凝血功能障碍、妇科疾病等原因引起。腹腔出血通常表现为腹痛、腹胀、休克等症状,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止血、手术或药物治疗。
1、外伤腹部受到外力撞击、挤压或穿透性损伤可能导致腹腔内器官破裂出血。常见于交通事故、高处坠落或暴力伤害。肝脏、脾脏等实质性器官因血管丰富更易受损。患者可能出现局部压痛、肌紧张及失血性休克表现。需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损伤程度,轻度出血可保守治疗,严重者需手术修复。
2、血管病变腹主动脉瘤破裂是危及生命的急症,多见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管壁结构异常或炎症导致局部扩张,破裂后血液涌入腹膜后间隙。典型症状为突发撕裂样剧痛伴血压骤降。其他如肠系膜血管栓塞、静脉曲张破裂也可导致出血。急诊血管介入或开放手术是主要治疗方式。
3、肿瘤破裂肝癌、胰腺癌等恶性肿瘤生长过程中可能侵蚀血管引发自发性出血。部分良性肿瘤如肝血管瘤在体积较大时也存在破裂风险。出血量较大时可表现为急性腹痛和循环衰竭。治疗需兼顾止血和原发病处理,包括介入栓塞、靶向药物或肿瘤切除术。
4、凝血功能障碍血友病、肝硬化、抗凝药物过量等导致凝血机制异常时,轻微创伤即可引发腹腔持续出血。患者可能有皮肤瘀斑、鼻衄等出血倾向病史。需立即输注凝血因子、新鲜冰冻血浆或维生素K拮抗抗凝效应,同时处理出血灶。
5、妇科疾病异位妊娠破裂是育龄女性腹腔出血的常见原因,多发生在输卵管部位。黄体破裂、卵巢囊肿蒂扭转等也可导致盆腔出血。典型表现为停经后突发下腹痛伴阴道流血。根据病情选择药物保守治疗或腹腔镜手术,大出血时需紧急输血抢救。
腹腔出血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加重出血。饮食宜选择易消化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减少胃肠蠕动刺激。密切监测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记录尿量变化。所有可疑腹腔出血病例均需立即就医,转运过程中保持静脉通路通畅。恢复期遵医嘱补充铁剂和蛋白质,逐步恢复活动量,定期复查血常规和影像学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