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期间同房可能增加感染风险,但并非绝对禁止。月经期子宫内膜脱落、宫颈口微开,此时同房可能将细菌带入生殖道,诱发盆腔炎等妇科炎症;部分女性可能因性刺激加重痛经或经量异常。若双方无生殖系统疾病且做好清洁防护,短暂、温和的同房通常不会造成严重危害。
月经期同房的主要风险源于生理环境变化。经血是细菌良好的培养基,性行为可能促使外界病原体逆行感染,引发阴道炎、宫颈炎甚至上行感染至子宫内膜和输卵管。同时性兴奋会导致盆腔充血,可能延长经期或增加出血量。使用避孕套可降低感染概率,但无法完全避免经血逆流至腹腔的风险。
少数女性在月经后期经量减少时同房可能无明显不适,甚至因内啡肽分泌缓解痛经。但需确保双方无性传播疾病、生殖器疱疹等活动性感染。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应避免经期同房,以免加重经血逆流导致的病灶扩散。性行为后出现持续腹痛、发热或异常分泌物需及时就医。
建议月经量大的前2-3天避免同房,选择专为经期设计的硅胶月经杯或避孕套加强防护。事后用温水清洗外阴,避免阴道冲洗。日常注意观察月经周期变化,若反复出现同房后异常出血或疼痛,需排查宫颈病变、子宫内膜息肉等器质性疾病。保持单一性伴侣和定期妇科检查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