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腰痛可能由腰肌劳损、盆腔炎、腰椎间盘突出、骨质疏松、泌尿系统结石等原因引起。
1、腰肌劳损长期保持不良姿势或过度劳累可能导致腰部肌肉和韧带损伤。表现为腰部酸痛或胀痛,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可通过热敷、按摩等物理疗法缓解症状,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
2、盆腔炎盆腔炎是女性常见疾病,炎症可能刺激腰骶神经导致腰痛。常伴有下腹坠痛、白带异常等症状。治疗需遵医嘱使用甲硝唑片、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严重者可能需要静脉输液治疗。
3、腰椎间盘突出椎间盘退变或外伤可能导致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典型症状为腰痛伴下肢放射痛,咳嗽或打喷嚏时加重。轻度可通过卧床休息、牵引治疗缓解,严重者可能需要椎间盘切除术等手术治疗。
4、骨质疏松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易导致骨量减少。表现为腰背部慢性疼痛,轻微外伤可能导致骨折。建议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遵医嘱使用阿仑膦酸钠片等抗骨质疏松药物。
5、泌尿系统结石肾结石或输尿管结石可能引起腰部剧烈绞痛。疼痛常突然发作,可向会阴部放射,伴有血尿、尿频等症状。治疗包括多饮水、药物排石,较大结石可能需要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女性腰痛患者应注意保持正确坐姿,避免久坐久站。可进行游泳、瑜伽等低强度运动增强腰背肌力量。饮食上多摄入含钙丰富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保证充足日照。如腰痛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经期腰痛可通过热敷腹部缓解,但需排除妇科疾病可能。日常可进行腰部伸展运动,避免提重物和突然转身等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