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动力学检查是通过仪器评估膀胱和尿道功能状态的医学检测手段,主要用于诊断排尿功能障碍相关疾病。
1、检查原理尿动力学检查通过压力传感器、肌电图等设备记录储尿期与排尿期的膀胱压力变化、尿道阻力及盆底肌电活动,量化分析下尿路功能状态。检查需经尿道置入测压导管,配合尿流率测定、超声残余尿检测等多参数综合评估。
2、核心项目常规检查包括充盈期膀胱测压、压力-流率测定、尿道压力描记和肌电图监测。其中压力-流率测定可鉴别梗阻性与非梗阻性排尿困难,肌电图能发现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等神经源性异常。
3、适应病症适用于尿频尿急综合征、神经源性膀胱、前列腺增生等下尿路症状患者。对反复尿路感染伴排尿异常、儿童遗尿症治疗效果不佳者,检查可明确是否存在膀胱过度活动或收缩无力等病理改变。
4、操作流程检查前需排空膀胱,平卧位消毒后置入双腔测压导管。先进行膀胱充盈试验,记录首次尿意容量和最大膀胱容量,随后在排尿期同步监测腹压、逼尿肌压力及尿流率。全程约需40-60分钟。
5、临床价值能准确区分膀胱出口梗阻与逼尿肌无力,为间质性膀胱炎、脊髓损伤后神经膀胱等复杂病例提供治疗依据。检查结果可指导选择行为训练、药物或手术方案,如膀胱扩大术或骶神经调节术的适应证评估。
检查后建议多饮水预防尿路感染,2日内避免剧烈运动。存在急性泌尿系感染、严重血尿或尿道狭窄者需暂缓检查。获取报告后应携带既往病历资料就诊,由泌尿外科或妇科盆底专科医生结合症状与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日常可记录排尿日记辅助评估治疗效果,注意控制咖啡因摄入以减少膀胱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