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保健科
肾小球肾炎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肾脏炎症性疾病,主要影响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可能导致蛋白尿、血尿和肾功能下降。治疗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整和生活方式改善。
1、遗传因素
肾小球肾炎可能与遗传有关,某些基因突变会增加患病风险。例如,家族中有IgA肾病或膜性肾病的患者,后代患病概率较高。遗传性肾炎如Alport综合征,通常伴随听力或视力问题。对于有家族史的人群,建议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早期发现并干预。
2、环境因素
感染、药物或化学物质暴露可能诱发肾小球肾炎。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是儿童常见的类型,通常在咽喉或皮肤感染后发生。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或接触重金属也可能损伤肾小球。预防措施包括避免滥用药物、注意个人卫生和减少接触有害物质。
3、生理因素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或糖尿病肾病,可能引发肾小球炎症。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肾小球,导致滤过屏障受损。控制原发病是预防肾小球肾炎的关键,例如通过药物调节免疫或控制血糖水平。
4、外伤或病理因素
严重外伤或慢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可能间接导致肾小球损伤。高血压肾病是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肾炎类型,长期血压控制不佳会加速肾功能恶化。定期监测血压、血脂,并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预防。
5、治疗方法
- 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和降压药(如ACEI/ARB类药物)。这些药物可以减轻炎症、控制蛋白尿和保护肾功能。
- 饮食调整:低盐、低蛋白饮食有助于减轻肾脏负担。避免高钾食物如香蕉、橙子,限制磷摄入如奶制品和加工食品。
- 生活方式改善:戒烟限酒、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和保持健康体重,有助于延缓疾病进展。
肾小球肾炎的治疗需要根据病因和病情制定个性化方案。早期诊断和干预是保护肾功能的关键。定期复查、遵医嘱用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长期管理的重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