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术后复查主要通过胃镜检查、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体格检查、营养评估等方式进行。复查频率需根据术后分期和恢复情况调整,通常术后2年内每3-6个月复查一次。
1、胃镜检查胃镜是胃癌术后最重要的复查手段,可直接观察残胃和吻合口情况。术后首次胃镜检查建议在术后3-6个月进行,后续根据病理结果调整频率。胃镜能及时发现局部复发、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必要时可同步进行活检病理检查。
2、影像学检查腹部增强CT或磁共振检查用于评估腹腔淋巴结转移和远处器官转移。胸部CT可排查肺转移,骨扫描针对骨转移高风险患者。PET-CT在怀疑复发但常规检查阴性时可考虑,但不作为常规复查项目。
3、肿瘤标志物检测CEA、CA19-9等肿瘤标志物动态监测有助于早期发现复发迹象。需注意单次升高可能受炎症等因素干扰,应结合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标志物持续升高需警惕复发可能。
4、体格检查医生通过触诊检查腹部是否有包块、压痛等异常,观察锁骨上淋巴结是否肿大。同时评估患者进食情况、体重变化等临床症状。术后贫血、营养不良等并发症也需通过体格检查初步判断。
5、营养评估胃癌术后易出现营养不良,需定期检测血红蛋白、白蛋白等指标。营养师会评估饮食摄入量、消化吸收功能,制定个性化营养方案。严重营养不良患者需考虑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
胃癌术后患者应建立规范的随访档案,严格遵医嘱复查。日常生活中需保持清淡易消化饮食,少食多餐,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适当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但需避免腹部受压动作。保持乐观心态,出现不明原因消瘦、腹痛、黑便等症状应及时就诊。术后5年内均需定期随访,5年后可适当延长复查间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