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抑郁症的症状主要有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睡眠障碍、食欲改变、躯体不适等。抑郁症可能与遗传因素、社会心理压力、神经递质失衡、内分泌变化、慢性疾病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持续悲伤、自责、疲劳感、注意力下降、自杀倾向等症状。
1、情绪低落女性抑郁症患者常出现持续两周以上的情绪低落,表现为显著且持久的悲伤、空虚感或绝望感,可能伴随无缘由哭泣或情感麻木。部分患者会描述为胸口沉重或情绪像被乌云笼罩,这种状态在晨间加重,夜间稍缓解。与普通情绪波动不同,抑郁情绪往往持续整天且难以通过休闲活动改善。
2、兴趣减退对既往热衷的活动明显丧失兴趣是核心症状,患者可能突然放弃兴趣爱好、社交活动甚至疏于个人护理。严重时表现为情感淡漠,对亲人情感反应减弱,部分患者会伴随快感缺失,即无法从美食、娱乐等通常带来愉悦的活动中获得满足感。
3、睡眠障碍约80%患者存在睡眠异常,常见为早醒且难以再次入睡,也可能表现为入睡困难或睡眠浅、多梦。少数患者会出现睡眠过多,但睡醒后仍感疲惫。睡眠紊乱常与昼夜节律失调有关,褪黑素分泌异常可能加重症状。
4、食欲改变多数患者出现食欲下降伴体重减轻,部分可能暴饮暴食导致体重增加。胃肠功能紊乱常见,如便秘、腹胀等。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异常可能影响饥饿素和瘦素分泌,导致进食行为改变。
5、躯体不适非特异性躯体症状多见,包括慢性疼痛、头痛、心悸、月经紊乱等。这类症状往往反复就医却查无器质性病变,可能与中枢敏化有关。更年期女性易将潮热盗汗等围绝经期症状与抑郁症状混淆。
建议女性抑郁症患者保持规律作息,每日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或瑜伽,有助于促进内啡肽分泌。饮食可增加富含色氨酸的食物如香蕉、牛奶,避免过量摄入咖啡因。家属需注意患者言行变化,若出现自伤念头或症状持续两周未缓解,应及时陪同至精神心理科就诊。轻度抑郁可通过认知行为治疗改善,中重度可能需要联合使用盐酸氟西汀胶囊、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等抗抑郁药物,所有用药须严格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