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患者在临终前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加重、端坐呼吸、意识模糊、四肢冰冷、尿量减少等征兆。这些表现主要与心脏泵血功能衰竭、全身器官灌注不足有关,需结合患者基础疾病综合判断。
1、呼吸困难加重晚期心衰患者肺循环淤血加剧,平卧时回心血量增加导致肺毛细血管压升高,表现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或持续端坐呼吸。听诊可闻及双肺湿啰音,可能出现粉红色泡沫痰。此时需保持半卧位,给予氧气支持,必要时使用利尿剂减轻肺水肿。
2、意识状态改变脑组织缺氧及代谢产物蓄积可导致嗜睡、烦躁或昏迷。可能与心输出量骤降、电解质紊乱或合并脑血管病变有关。需监测血氧饱和度,纠正酸碱失衡,避免使用镇静类药物加重呼吸抑制。
3、末梢循环衰竭四肢皮肤出现花斑纹、湿冷发绀,按压后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反映外周血管收缩代偿失效,常伴有血压进行性下降。此时应注意保暖,但避免使用电热毯增加心脏负荷。
4、尿量显著减少24小时尿量少于400毫升提示肾前性肾功能衰竭,因肾血流灌注不足导致。同时可能伴有血肌酐升高、代谢性酸中毒。需记录出入量,限制液体摄入,谨慎使用利尿剂避免电解质紊乱。
5、心律失常频发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恶性心律失常发生概率增加,与心肌细胞电活动不稳定相关。心电监护可见频发室早、QT间期延长。此时应备好除颤设备,避免使用延长QT间期药物。
对于终末期心衰患者,建议采用舒缓护理模式,保持环境安静舒适,定期翻身预防压疮。饮食选择低盐易消化食物,分次少量进食。家属应学习基础生命体征监测方法,注意患者心理疏导,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镇痛药物。当出现上述征兆时,应及时联系医疗机构获取专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