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烧呕吐可能是积食引起的,也可能是胃肠型感冒、急性胃肠炎、轮状病毒感染、脑膜炎等原因导致的。积食通常表现为食欲下降、腹胀、口臭等症状,若伴随发烧呕吐需警惕其他疾病。
1、积食积食多因饮食过量或食物不易消化导致,宝宝可能出现舌苔厚腻、排便酸臭等症状。积食引起的发烧多为低热,呕吐物常含未消化食物残渣。家长可尝试减少单次喂养量,适当按摩宝宝腹部促进消化。若症状持续超过24小时或出现高热,需及时就医排除其他病因。
2、胃肠型感冒胃肠型感冒由病毒感染引起,除发烧呕吐外常伴有腹泻、精神萎靡等症状。体温可能超过38.5摄氏度,呕吐呈喷射状。家长需注意补充口服补液盐防止脱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体温持续升高或出现抽搐时须立即就医。
3、急性胃肠炎细菌或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胃肠炎,表现为突发高热、频繁呕吐,可能伴随黏液便或血便。家长应暂停固体食物喂养,少量多次补充温水。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出现脱水症状需静脉补液治疗。
4、轮状病毒感染轮状病毒感染多见于秋冬季,特征为水样腹泻伴呕吐,初期常有38摄氏度左右发热。家长需特别注意尿量变化,可备口服补液盐Ⅲ预防脱水。病程一般持续3-7天,若出现嗜睡、眼窝凹陷等重度脱水表现应立即送医。
5、脑膜炎脑膜炎患儿除发热呕吐外,多伴有颈部强直、意识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呕吐呈喷射状且与进食无关,体温常迅速升至39摄氏度以上。该病属于急危重症,家长发现相关症状须立即呼叫急救,延误治疗可能导致严重后遗症。
家长发现宝宝发烧呕吐时,应先测量记录体温变化,观察呕吐物性状和频次。保持宝宝侧卧防止误吸,6个月内婴儿继续母乳喂养,较大儿童可给予米汤等流质饮食。注意记录每日出入量,观察有无脱水征兆。所有退热药物均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服用抗生素。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精神差、抽搐、血便等危险信号时,务必及时前往儿科急诊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