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术后血栓与水肿是两种不同的并发症,血栓指痔核内血管破裂后血液淤积形成的硬结,水肿则是组织液渗出导致的局部肿胀。两者在形成机制、临床表现和处理方式上存在明显差异。
血栓通常表现为肛门周围突发的紫黑色硬结,伴随剧烈疼痛和触痛,触摸时有明显异物感。血栓形成多与术后活动过早、排便用力或局部压迫有关,血液在痔核内凝固后无法自行吸收,需通过手术切开引流或药物溶解。水肿则呈现为肛门周围皮肤或黏膜的弥漫性肿胀,颜色偏淡,按压有凹陷,疼痛程度较轻但伴随坠胀感。水肿多因术后淋巴回流受阻或炎症反应导致,可通过抬高臀部、中药坐浴或局部冷热敷缓解。
血栓与水肿可能同时存在,当血栓继发感染时会加重水肿程度。血栓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引发感染性坏死,而长期水肿可能导致皮赘增生。两者均需保持肛门清洁,避免久坐久站,但血栓需优先处理淤血,水肿则侧重改善循环。术后出现异常肿胀时应及时就医鉴别,医生可通过肛门镜检查和触诊明确性质。
痔疮术后需保持大便通畅,每日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1-2次,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血栓患者应遵医嘱使用迈之灵片或地奥司明片改善静脉回流,水肿明显时可外敷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术后2周内避免剧烈运动,睡眠时采取侧卧位减轻肛门压力。若肿胀持续加重或出现发热,需警惕感染可能,应立即返院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