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大出血的出血量通常超过1000毫升或达到循环血容量的20%以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出血量评估主要依据呕血量、便血量、血红蛋白下降速度、心率血压变化、休克指数等指标综合判断。
消化道大出血的出血量评估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呕血和黑便是最直观的表现,呕出鲜红色血液或咖啡样物提示活动性出血,柏油样黑便说明出血量较大。血红蛋白在短时间内快速下降超过30克每升,或降至70克每升以下,往往提示严重失血。心率增快超过100次每分钟,收缩压低于90毫米汞柱,四肢湿冷等休克表现说明出血量已达循环血容量的20%以上。休克指数即心率与收缩压比值超过1时,提示失血量超过1000毫升。
特殊情况下出血量评估需注意隐匿性出血。老年患者对失血耐受性强,可能出现血红蛋白明显下降但生命体征相对平稳的情况。肝硬化患者因脾功能亢进导致血小板减少,出血量评估需结合凝血功能检查。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出血量可能被低估,需要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因贫血基础,血红蛋白变化可能不显著。
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应立即禁食禁水,保持绝对卧床,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家属需记录呕血和便血的次数、量及性状变化,监测患者意识状态和尿量。转运过程中避免剧烈搬动,维持静脉通路畅通。恢复期饮食应从流质逐渐过渡到低纤维软食,避免辛辣刺激和粗糙食物。定期复查血常规和粪便潜血,遵医嘱调整抑酸药物和止血药物用量,必要时进行内镜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