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诊癫痫前通常需要完成脑电图、核磁共振、血液检查、病史采集及神经系统检查五项核心检查。
1、脑电图:
脑电图是诊断癫痫的金标准,通过记录大脑电活动捕捉异常放电。常规检查需在发作间期进行,必要时采用24小时动态脑电图或视频脑电图监测提高检出率。典型癫痫波包括棘波、尖慢波综合等,不同发作类型具有特征性波形。
2、核磁共振:
头部核磁共振能清晰显示脑结构异常,如海马硬化、皮质发育不良、肿瘤等器质性病变。高场强3.0T磁共振对微小病灶检出率更高,需配合癫痫专用扫描序列。约30%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可通过核磁共振发现手术干预指征。
3、血液检查:
包括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及代谢筛查,用于排除低血糖、低钙血症等代谢性病因。儿童需重点检查氨基酸代谢、有机酸血症等遗传代谢病。部分抗癫痫药物需监测血药浓度,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
4、病史采集:
详细记录发作先兆、持续时间、发作形式及发作后状态,家属提供的发作视频具有重要价值。需询问围产期损伤、热性惊厥史等危险因素,鉴别心因性发作或晕厥。完善的病史能帮助区分全面性发作与局灶性发作。
5、神经系统检查:
系统评估肌力、反射、共济运动等神经功能,发现局灶体征提示症状性癫痫。眼底检查可发现颅内压增高迹象,认知测试有助于判断癫痫性脑病。儿童需特别关注发育里程碑是否延迟。
确诊癫痫需结合多项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建议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完成评估流程。检查期间应避免熬夜、饮酒等诱发因素,发作频繁者需有人陪同。确诊后需建立规律作息,限制电子屏幕时间,游泳等高风险运动需严格防护。日常可记录发作日记帮助医生调整治疗方案,家属应学习癫痫发作时的正确急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