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急慢性肠胃炎的症状包括腹痛、腹泻、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严重时可能伴有发热和脱水。治疗需根据病因采取相应措施,如调整饮食、药物治疗或就医。
1、急性肠胃炎
急性肠胃炎通常由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引起,也可能因食物中毒或药物刺激导致。常见症状为突发腹痛、频繁腹泻、恶心呕吐,部分患者会发热。治疗上,轻度症状可通过口服补液盐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避免脱水。饮食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米粥、面条。药物治疗可选用蒙脱石散止泻,或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若症状严重,如持续高热、血便或脱水明显,需及时就医。
2、慢性肠胃炎
慢性肠胃炎多与长期饮食不规律、压力过大或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症状表现为反复腹痛、腹胀、消化不良,可能伴有便秘或腹泻交替出现。治疗需从病因入手,如幽门螺杆菌感染需使用抗生素联合治疗(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奥美拉唑)。饮食上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如燕麦、蔬菜。心理压力大者可通过运动、冥想缓解情绪。
3、预防与日常管理
无论是急性还是慢性肠胃炎,预防都至关重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冷食物,饭前便后洗手。规律作息,减少熬夜,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运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减少肠胃负担。若症状反复或加重,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急慢性肠胃炎的症状和治疗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轻度症状可通过饮食和药物缓解,严重时需及时就医。日常注意饮食卫生和规律作息,有助于预防肠胃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