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假过后肚子疼可能与激素水平波动、盆腔充血、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子宫肌瘤等因素有关。可通过热敷、药物缓解、调整生活习惯、就医检查、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
1、激素水平波动月经结束后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尚未完全恢复平衡,可能引起子宫轻微收缩导致疼痛。这种疼痛通常为隐痛或坠胀感,持续时间较短。建议保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适当饮用温热的红糖姜茶帮助缓解不适。
2、盆腔充血月经期间盆腔血管持续扩张,结束后血流回流速度较慢可能造成暂时性淤血。表现为下腹持续性钝痛,可能伴随腰骶部酸胀。可通过俯卧位休息、使用暖水袋热敷下腹部促进血液循环,避免久坐久站加重充血。
3、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在月经周期中同样会发生出血,导致经后盆腔粘连和炎症反应。疼痛多呈进行性加重,可能伴随性交痛或排便痛。医生可能建议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地诺孕素片等药物控制病灶发展,严重者需考虑腹腔镜手术。
4、盆腔炎病原体上行感染引起的输卵管或卵巢炎症,在月经期免疫力下降时容易复发。疼痛多为双侧下腹压痛,可能伴有异常分泌物。需就医进行抗生素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头孢克肟分散片、甲硝唑片等,治疗期间应禁止性生活。
5、子宫肌瘤肌瘤在月经后因缺血坏死可能引发持续性疼痛,若肌瘤压迫膀胱或直肠还会产生尿频便秘。超声检查可明确诊断,较小肌瘤可使用米非司酮片抑制生长,较大黏膜下肌瘤需行宫腔镜切除术。
日常应注意经期卫生,避免盆浴和游泳,选择透气棉质内裤。饮食上增加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三文鱼、核桃等食物,减少生冷辛辣刺激。每周进行适度瑜伽或快走锻炼,促进盆腔血液循环。若疼痛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发热出血,需及时妇科就诊排除器质性疾病。记录疼痛周期和特点有助于医生准确判断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