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在家可通过指尖采血血糖仪、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尿糖试纸等方式监测血糖。主要方法有血糖仪检测、动态血糖监测、尿糖检测、观察症状、定期记录数据。
1、血糖仪检测使用便携式血糖仪采集指尖末梢血是最常见的家庭监测方式。操作时需用酒精棉片消毒采血部位,使用一次性采血针获取适量血液滴入试纸条,血糖仪会在数秒内显示数值。检测前应核对试纸有效期,避免在手指水肿或感染部位采血。空腹血糖建议在晨起未进食时测量,餐后血糖从进食第一口开始计时2小时检测。
2、动态血糖监测动态血糖监测系统通过植入皮下的传感器实时监测组织间液葡萄糖浓度,每5分钟自动记录一次数据,可持续使用7-14天。该系统能生成血糖波动曲线,帮助发现夜间低血糖或餐后高血糖等异常情况。使用时需定期用指尖血值进行校准,避免传感器脱落或浸水。
3、尿糖检测尿糖试纸通过比色法半定量检测尿液中葡萄糖含量,适用于无法频繁采血的患者。晨起第一次排尿后收集中段尿液,将试纸浸入尿液后对比色卡判断结果。该方法灵敏度较低,当血糖超过10mmol/L时才会显示阳性,不能反映实时血糖变化,需结合其他监测手段。
4、观察症状典型高血糖表现为口渴多饮、尿频、乏力、视物模糊等症状,低血糖则会出现心慌手抖、冷汗、饥饿感等表现。症状观察可作为辅助判断手段,但个体差异较大,部分老年患者可能发生无症状性低血糖,不能替代仪器检测。
5、定期记录数据建立血糖监测日志,记录每次检测的时间、数值、用药及饮食情况。可采用纸质表格或手机应用程序,连续记录有助于发现血糖变化规律。就诊时携带完整记录供医生调整治疗方案,特别注意记录凌晨3点血糖值以排查夜间低血糖风险。
糖尿病患者应保持规律监测频率,1型糖尿病或胰岛素治疗者建议每日检测3-4次,2型糖尿病口服药治疗者可每周检测2-3次。所有检测仪器需定期用标准液校准,试纸注意防潮避光保存。监测同时要控制饮食中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选择全谷物、蔬菜等低升糖指数食物,配合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出现持续高血糖或反复低血糖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切勿自行增减药物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