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不一定一直瘦下去,体重变化与血糖控制、饮食管理及并发症等因素相关。糖尿病可能导致体重下降,也可能引起体重增加,主要影响因素有胰岛素抵抗、饮食控制不当、并发症发展等。
部分糖尿病患者会出现持续消瘦,多见于1型糖尿病或血糖长期失控的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机体无法有效利用葡萄糖供能,转而分解脂肪和蛋白质,导致体重下降。同时高血糖引发渗透性利尿,水分流失也会造成体重减轻。这类患者往往伴随多饮多尿、乏力等症状,需通过胰岛素治疗和营养干预改善代谢紊乱。
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体重增加,尤其肥胖型患者在疾病早期。胰岛素抵抗导致代偿性高胰岛素血症,促进脂肪合成。某些降糖药物如胰岛素促泌剂、噻唑烷二酮类也可能引起体重增长。这类患者需调整降糖方案,配合饮食运动管理控制体重。
建议糖尿病患者定期监测体重变化,将BMI维持在18.5-23.9的理想范围。消瘦者需排查是否合并甲亢、肿瘤等消耗性疾病,必要时采用医学营养治疗。体重增长者应优化降糖方案,优先选择二甲双胍、SGLT-2抑制剂等具有减重作用的药物。所有患者均需保持均衡饮食,每日摄入优质蛋白不少于1克/公斤体重,并遵医嘱进行抗阻训练以维持肌肉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