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儿科
宝宝手足口病一般7-10天可以痊愈,具体时间因个体差异而异。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症状包括发热、口腔溃疡、手、足、臀部皮疹等。病程通常分为三个阶段:急性期、恢复期和康复期。急性期持续3-5天,症状最为明显;恢复期持续2-3天,症状逐渐缓解;康复期持续2-3天,皮疹和口腔溃疡完全愈合。多数患儿可在7-10天内痊愈,但少数可能因并发症延长病程。
1、急性期护理:急性期症状明显,患儿可能出现发热、食欲不振、口腔疼痛等。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交叉感染。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蔬菜泥,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口腔卫生,可用生理盐水漱口或涂抹口腔溃疡药物。
2、发热处理:手足口病患儿常伴有发热,体温多在38-39℃之间。可使用物理降温方法,如温水擦浴、退热贴等。若体温超过38.5℃,可遵医嘱使用退热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剂量按体重计算,通常为10-15mg/kg,每4-6小时一次。
3、皮疹护理:手足口病的皮疹多出现在手、足、臀部,呈红色斑丘疹或疱疹。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抓挠,防止继发感染。可使用炉甘石洗剂涂抹患处,每日2-3次,缓解瘙痒。
4、口腔溃疡处理:口腔溃疡是手足口病的常见症状,患儿可能出现进食困难、流口水等。可使用口腔喷雾剂,如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每日3-4次,缓解疼痛。给予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牛奶、果汁,避免过热或过冷食物。
5、并发症预防:手足口病多数为轻症,但少数患儿可能出现并发症,如脑炎、心肌炎等。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如出现持续高热、呕吐、精神萎靡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带患儿去人群密集场所,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手足口病患儿在康复期间需注意饮食调理,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猕猴桃,增强免疫力。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如散步、晒太阳,促进身体恢复。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接触其他患儿。定期复查,确保病情完全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