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干咳可能由环境干燥、过敏原刺激或胃食管反流引起,需排查卧室湿度、尘螨及饮食习惯。调整睡眠环境、使用抗过敏药物或抑酸治疗可缓解症状。
1. 环境因素影响
卧室空气干燥或存在粉尘、尘螨等刺激物易引发夜间咳嗽。冬季暖气房湿度常低于30%,刺激呼吸道黏膜;床品长期未更换可能积聚螨虫尸体和排泄物。建议使用加湿器保持50%湿度,每周用60℃热水清洗床单,选择防螨材质枕套。
2. 过敏反应触发
过敏性鼻炎或哮喘患者在夜间接触过敏原后,可能出现鼻后滴漏刺激咽喉。常见过敏原包括宠物皮屑、霉菌孢子、花粉等。口服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可缓解症状,鼻腔冲洗能清除过敏原,严重者需使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
3. 胃酸反流刺激
平躺时胃酸易反流至咽喉,引发反射性咳嗽。晚餐过饱、高脂饮食或睡前3小时内进食会加重症状。建议抬高床头15厘米,避免巧克力、薄荷等松弛食管括约肌的食物,奥美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可减少胃酸分泌。
4. 呼吸道疾病征兆
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变异性哮喘等疾病常表现为夜间咳嗽加剧。这类咳嗽多持续超过8周,可能伴随胸闷或哮鸣音。肺功能检查可确诊,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复合吸入剂是常用控制药物,孟鲁司特钠对夜间症状效果显著。
持续夜间干咳超过两周应进行胸部CT和肺功能检查。记录咳嗽日记有助于医生判断诱因,包括发作时间、伴随症状及环境变化。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冷空气刺激、饮用温蜂蜜水可暂时缓解症状,但需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