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肛肠科
痔疮手术后出血通常是由于术后创面未完全愈合或手术操作引起的血管损伤所致,可通过局部止血、药物干预和调整生活方式缓解。术后出血是痔疮手术的常见并发症,可能与创面感染、便秘或术后活动过度有关。
1、术后创面未完全愈合是出血的主要原因。痔疮手术会在肛门区域留下创面,术后1-2周内创面处于愈合阶段,若过早排便或用力过猛,可能导致创面撕裂出血。建议术后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可使用开塞露辅助排便。
2、手术操作引起的血管损伤也可能导致出血。术中止血不彻底或术后创面渗血,可能表现为少量出血。若出血量较大,需及时就医处理。医生可能会采用电凝止血、缝合止血或局部压迫止血等方法。
3、创面感染是术后出血的潜在原因。术后护理不当可能导致创面感染,引发炎症和出血。保持肛门清洁,每日温水坐浴,避免使用刺激性清洁剂,有助于预防感染。若出现红肿、疼痛等感染症状,需及时就医。
4、便秘或腹泻可能加重术后出血风险。便秘时用力排便可能撕裂创面,腹泻则可能刺激创面引起出血。术后应调整饮食,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燕麦、红薯、菠菜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5、术后活动过度可能影响创面愈合。术后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站立,适当休息,促进创面愈合。若出血持续或加重,需及时就医复查,排除其他并发症。
痔疮手术后出血虽然常见,但通过合理的术后护理和生活方式调整,可以有效减少出血风险。若出血量较大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处理,确保术后恢复顺利。术后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适度活动和创面清洁,是预防出血的关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