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与大脑血管硬化是两种不同的脑血管疾病。脑梗指脑部血流中断导致局部脑组织坏死,大脑血管硬化则是脑血管壁增厚、弹性减退的慢性病变。两者区别主要体现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方式上。
1、发病机制:
脑梗主要由血栓形成或栓塞导致血管急性闭塞,属于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大脑血管硬化是长期高血压、高血脂等因素引起的血管壁结构改变,属于慢性退行性病变。
2、病理特征:
脑梗表现为脑组织缺血性坏死灶,影像学可见明确梗死区域。大脑血管硬化可见血管内膜增厚、脂质沉积,严重者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3、临床表现:
脑梗多突发偏瘫、失语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大脑血管硬化早期可能无症状,进展后可出现头晕、记忆力减退等慢性脑供血不足表现。
4、疾病进程:
脑梗属于急性危重症,需紧急溶栓或取栓治疗。大脑血管硬化呈渐进性发展,病程可达数年至数十年。
5、治疗原则:
脑梗治疗以恢复血流、保护脑组织为主,包括静脉溶栓、血管内治疗等。大脑血管硬化需长期控制血压、血脂,延缓病变进展。
预防脑血管疾病需综合管理危险因素。建议低盐低脂饮食,每日摄入蔬菜300-500克,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控制血压低于140/90毫米汞柱,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维持在2.6毫摩尔/升以下。40岁以上人群应定期进行颈动脉超声等脑血管评估,吸烟者需立即戒烟。出现突发肢体无力或言语障碍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