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注氯化钾时须严格遵循医嘱,避免浓度过高或速度过快,防止血钾升高过快导致心律失常甚至心跳骤停。需监测血钾浓度和心电图变化,确保安全用药。
1、浓度和速度控制
氯化钾输注浓度通常不超过0.3%,即500毫升液体中氯化钾含量不超过1.5克。输注速度应缓慢,通常不超过20毫摩尔/小时,过快可能导致血钾急剧升高。对于高浓度氯化钾溶液,需使用微量泵控制输注速度,确保安全。
2、血钾浓度监测
输注过程中需定期监测血钾浓度,避免血钾过高或过低。正常血钾范围为3.5-5.0毫摩尔/升。若血钾过高,可能引发肌肉无力、心律失常等症状;血钾过低则可能导致乏力、
心悸等。根据监测结果调整输注方案,确保血钾水平稳定。
3、心电图监测
输注氯化钾时需持续监测心电图,观察有无T波高尖、QRS波增宽等异常,这些可能是高钾血症的早期表现。若发现异常,需立即停止输注,并及时处理,避免严重心律失常或心跳骤停。
4、静脉通路选择
选择大静脉进行氯化钾输注,避免使用小静脉或外周静脉,以减少局部刺激和静脉炎的风险。输注过程中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疼痛,必要时更换输液部位。
5、患者症状观察
输注期间密切观察患者有无不适,如胸闷、心悸、肌肉无力等,这些可能是高钾血症的表现。若出现症状,立即停止输注并报告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输注氯化钾是一项高风险操作,需严格遵循医疗规范,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密切监测患者状况,及时处理异常情况,保障患者安全。对于患者及其家属,需了解氯化钾输注的重要性及潜在风险,积极配合治疗,避免自行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