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肛肠科
十岁小孩患佝偻病,通常会表现出一些典型的症状,包括生长迟缓、颅骨软化、肋骨串珠、胸骨凹陷以及下肢畸形等。这些症状主要是由于体内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磷代谢紊乱,影响骨骼的正常发育。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类似表现,建议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1. 生长迟缓
佝偻病影响骨骼的正常发育,使儿童的生长速度减慢,出现明显的身高落后于同龄人现象。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导致体内钙磷不足,骨骼无法正常生长。部分孩子可能伴随体重轻、肌肉无力等情况。家长可以通过定期监测孩子的身高和体重,判断是否存在生长迟缓的表现。
2. 颅骨软化
颅骨软化是佝偻病较为典型的表现之一。这是因为颅骨板变薄,骨缝未完全闭合,导致头颅容易受压变形。部分孩子的前额会出现膨隆,后脑勺较为扁平,这种表现常被形象地称为“方颅”或“乒乓颅”。及时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能够改善这种现象,避免头部进一步畸形。
3. 肋骨串珠
肋骨串珠是由于肋骨末端在生长过程中未完全钙化,形成像珠子一样的隆起。这种症状主要出现在第二到第七肋骨与胸骨交界处,使胸廓的前后径增大,严重时会影响孩子的呼吸功能。通过X线检查可以直观地观察到肋骨末端的变化,医生会根据情况给出相应的治疗建议。
4. 胸骨凹陷
胸骨凹陷表现为胸部中央向内凹陷,有时较为轻微,但也有严重者会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这是由于胸廓发育异常导致的,与佝偻病引起的钙磷代谢紊乱密切相关。除了药物治疗,医生可能会建议加强肌肉锻炼,改善胸廓的形态。
5. 下肢畸形
下肢畸形是佝偻病晚期的表现之一。由于骨骼软化,孩子在站立或行走时难以承重,导致双腿逐渐出现O形腿或X形腿。这不仅影响孩子的外观,还会影响其行走能力,严重者甚至可能引发骨骼永久性畸形。
如何预防和改善佝偻病?
针对上述症状,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帮助孩子改善或预防佝偻病:
1、补充维生素D和钙: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帮助骨骼正常发育。
2、增加户外活动:适量的阳光照射能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建议每天让孩子接触阳光至少20-30分钟。
3、调整饮食结构:确保孩子的饮食均衡,摄入富含钙质的食物,如奶制品、豆制品、鱼类、蛋黄等。避免挑食、偏食。
4、定期健康监测:通过血液检查评估钙、磷、维生素D水平,必要时进行X线检查,及时了解骨骼健康状况。
佝偻病虽然常见,但只要早发现、早治疗,孩子的健康状况就能得到明显改善。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多观察孩子的身体变化,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果孩子出现上述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确保骨骼正常发育,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