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普外科
婴儿佝偻病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主要表现为骨骼发育异常,常与钙质吸收障碍、生长发育过快等因素相关。针对这些原因,家长需要了解病因并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预防和治疗。
1. 维生素D缺乏是主要原因
维生素D在人体中扮演着“钙磷搬运工”的角色,它能够促进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并帮助骨骼完成矿化。如果婴儿体内缺乏维生素D,血钙浓度会降低,影响骨骼的正常发育,进而导致骨骼软化、变形,形成佝偻病。这种情况在日照不足或户外活动少的婴儿中较为常见。
建议:父母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适量给宝宝补充维生素D,比如口服维生素D滴剂或维生素AD胶囊。同时,多带孩子晒太阳,每天在阳光下活动20-30分钟,有助于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
2. 钙质吸收障碍加重病情
钙质是婴儿骨骼发育的重要基础,但钙的吸收依赖于维生素D。如果维生素D不足,肠道对钙的吸收就会受阻,体内的钙含量随之降低,导致骨骼无法正常钙化。缺钙的孩子容易出现出汗增多、烦躁、枕秃等症状,长期下去骨骼会发生变形。
建议:在补充维生素D的同时,家长还可以根据医生建议,适当补充钙剂,例如碳酸钙D3颗粒或葡萄糖酸钙溶液。保证母乳喂养或配方奶的营养均衡,添加辅食后,可以适量给予富含钙的食物,如豆腐、虾皮、深绿色蔬菜等。
3. 生长发育过快增加钙需求
婴儿在生长发育旺盛期,身体对钙和维生素D的需求量会显著增加。如果摄入不足,很容易发生营养缺口,诱发佝偻病。特别是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及发育速度过快的婴儿,更容易因为营养供不应求而出现骨骼问题。
建议:除了按时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家长还需要密切关注宝宝的生长发育状况,包括体重、身高等指标,确保营养摄入充足且均衡。对于高风险宝宝,建议定期监测血钙、血磷及维生素D水平,必要时进行X线检查,早发现、早干预。
温馨提醒:婴儿佝偻病早发现早治疗效果较好,家长们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如果发现宝宝有夜间啼哭、出汗多、囟门闭合迟缓、肋骨外翻等异常表现,建议尽早带孩子就医,接受专业评估与治疗。日常生活中,坚持科学喂养、充足日照和合理补充营养,是预防佝偻病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