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肛肠科
佝偻病是由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磷代谢紊乱,引发骨骼矿化不足的一种疾病。小孩患佝偻病时,可能出现一系列典型症状和体征,包括生长迟缓、颅骨软化、肋骨串珠、胸骨凹陷以及下肢畸形。这些症状随着病情发展逐渐显现,家长应及时发现并带孩子就医,进行专业诊断和治疗。
1. 生长迟缓
佝偻病会影响儿童骨骼发育,生长板未能正常钙化,导致身高和体重均低于同龄儿童的平均水平。生长迟缓是早期症状之一,孩子可能看起来“个头小”,体重也较轻。这是由于体内缺乏钙质和维生素D,骨骼发育停滞或缓慢。
2. 颅骨软化
颅骨软化是佝偻病患儿较为常见的表现之一。婴幼儿的颅骨由于未完全骨化,头部在触摸时可能有“乒乓球”样的柔软感,尤其是后脑勺部位变平,甚至呈方形,医学上称为“方颅”。这种情况通常在出生后数个月内出现,特别容易发生在长期缺乏日晒、营养不足的孩子身上。
3. 肋骨串珠
肋骨串珠是由于肋软骨与骨骼连接处异常增生,形成一系列的节,摸起来像是串在一起的珠子。通常位于两侧胸部下方的肋骨区域,尤其是第7-9肋骨更为明显。这一体征提示病情已影响到胸廓骨骼发育,家长应引起重视。
4. 胸骨凹陷
胸廓发育异常可能导致胸骨向内塌陷,出现胸骨凹陷,外观上像是“凹进去”的胸部。这种情况会影响胸腔内部空间,严重时甚至可能影响呼吸功能。细心观察孩子的前胸部,可以看到胸骨向下方凹陷的形态,常伴随胸廓变形。
5. 下肢畸形
缺钙和骨骼强度下降,使下肢在负重时容易发生变形,常见表现为O型腿或X型腿。O型腿指双膝无法靠拢,腿部呈弯曲外翻;而X型腿则是双膝能靠拢但踝关节分开。这些畸形通常在学步期或站立时更为明显。
如何诊断和治疗?
如果孩子出现以上症状,家长应带孩子到医院进行血液生化检查,评估血钙、血磷和碱性磷酸酶水平,并检测维生素D含量。医生还可能会安排X线检查,观察骨骼是否出现异常。
针对佝偻病,治疗主要包括:
1、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
在医生指导下,适量补充维生素D,如鱼肝油、维生素D滴剂等,以及钙剂,帮助骨骼正常钙化。
2、均衡营养
确保孩子饮食中摄入足够的钙、磷及维生素D,如奶制品、蛋黄、鱼类等食物,有助于骨骼健康生长。
3、增加日晒
多带孩子晒太阳,特别是在早晨和傍晚时段,每次20-30分钟,有助于皮肤合成维生素D,促进钙质吸收。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日常生长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就医。通过早期干预和日常护理,大部分孩子可以恢复正常发育,减少佝偻病带来的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