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保健科
岁多的孩子因为咬东西导致牙齿断裂,通常与非病理性或病理性因素有关。非病理性原因可能包括乳牙发育不全或不良咬物习惯,而病理性原因可能涉及龋齿或外伤等。家长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避免进一步损害孩子的牙齿和口腔健康。
一、非病理性因素
1、牙齿发育不全
孩子在乳牙萌出或替换阶段,可能由于牙齿发育不全导致牙齿较脆弱,更容易断裂。如果孩子乳牙已经严重受损,建议及时带孩子到口腔科进行检查。医生可能会建议拔除损坏的乳牙,确保恒牙的正常萌出。日常中,应注意观察孩子乳牙的生长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2、不良咬物习惯
孩子喜欢咬玩具、啃硬物(如坚果壳、硬糖等),可能导致乳牙受损甚至断裂。这种情况下,家长需要帮助孩子改掉这些不良习惯,比如用柔软安全的玩具替代容易损害牙齿的物品,避免让孩子频繁咀嚼过硬的食物。应鼓励孩子多吃纤维丰富的水果和蔬菜,不仅可以锻炼咀嚼能力,也能减少对牙齿的伤害。
二、病理性因素
1、龋齿
如果孩子牙齿已有龋洞,牙体组织会变得脆弱,稍受压力就可能断裂。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口腔卫生,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如果已经发生龋齿,建议尽快带孩子就医,医生可能会根据龋齿程度采用药物治疗(如含氟漱口液)或充填治疗等方式。
2、外伤
孩子活泼好动,容易在玩耍时摔倒或磕碰,导致牙齿断裂。如果断裂后伴随疼痛,家长可以用冷敷缓解肿胀,并及时带孩子就医。医生可能会建议对受损牙齿进行修复处理,同时配合止痛药物(如布洛芬)使用,并做好创口的清洁护理,防止感染。
三、其他可能的原因
有些情况下,牙齿断裂可能与根尖周炎等口腔疾病有关。如果孩子的牙齿断裂并伴随肿胀、发炎等症状,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专业医院检查,由医生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
温馨提示
孩子牙齿健康关系到一生的口腔发育,家长要从小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和口腔清洁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让孩子咬过硬物品,定期带孩子进行口腔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只有维护好乳牙健康,恒牙才能顺利萌出,确保孩子拥有一口健康的牙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