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时可以根据症状选择药物,常见的治疗药物包括解热镇痛药、抗组胺药和止咳化痰药。感冒多由病毒感染引起,通常无需抗生素治疗,症状缓解是关键。
1、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和阿司匹林,用于缓解发热和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对乙酰氨基酚适合大多数人群,但需注意剂量,避免肝损伤;布洛芬对胃肠道刺激较大,建议饭后服用;阿司匹林不推荐用于儿童和青少年,以免引发瑞氏综合征。
2、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和扑尔敏,用于缓解鼻塞、流鼻涕和打喷嚏等过敏症状。氯雷他定和西替利嗪为第二代抗组胺药,副作用较少,适合白天服用;扑尔敏为第一代抗组胺药,可能引起嗜睡,适合夜间使用。
3、止咳化痰药:如右美沙芬、氨溴索和乙酰半胱氨酸,用于缓解咳嗽和痰液粘稠问题。右美沙芬为中枢性镇咳药,适合干咳;氨溴索和乙酰半胱氨酸为祛痰药,帮助稀释痰液,促进排出。
感冒期间需注意休息,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饮食上可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粥、汤和蔬菜水果,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如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高热、呼吸困难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感冒虽为常见病,但合理用药和护理有助于快速恢复,避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