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心脏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有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感染性心内膜炎、血栓栓塞和肺部感染。
1、心力衰竭:
风湿性心脏病导致心脏瓣膜结构改变,影响心脏泵血功能,长期负荷加重可引发心力衰竭。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症状。治疗需控制液体摄入,使用利尿剂减轻心脏负担,严重时需考虑瓣膜修复或置换手术。
2、心律失常:
心脏瓣膜病变可影响心脏电传导系统,常见房颤等心律失常。患者可能感到心悸、胸闷,心电图检查可确诊。治疗包括控制心室率药物和抗凝治疗预防血栓,持续性房颤可考虑射频消融术。
3、感染性心内膜炎:
病变瓣膜表面易形成赘生物,细菌附着繁殖导致感染。表现为持续发热、心脏杂音变化,血培养阳性可确诊。需长期使用抗生素治疗,严重瓣膜破坏需手术清除感染灶并置换瓣膜。
4、血栓栓塞:
心脏内血流淤滞易形成血栓,脱落可导致脑栓塞等严重后果。房颤患者风险更高,需长期抗凝治疗。定期监测凝血功能,调整抗凝药物剂量,必要时行左心耳封堵术降低血栓风险。
5、肺部感染:
肺淤血使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困难,易继发肺部感染。表现为咳嗽咳痰加重、发热,胸片可见肺部浸润影。需积极抗感染治疗,加强呼吸道护理,控制心力衰竭改善肺循环。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需注意低盐饮食,每日钠摄入控制在2克以内,避免加重心脏负担。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可改善心肺功能,但需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口腔卫生,在进行牙科操作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定期监测体重变化,发现短期内体重增加可能提示心力衰竭加重。保证充足睡眠,采取半卧位休息可减轻夜间呼吸困难。戒烟限酒,避免呼吸道刺激。按时服药并定期复诊,监测心脏功能变化,出现新发症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