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引起的腹痛可通过禁食、胃肠减压、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肠梗阻通常由肠粘连、肠扭转、肿瘤、疝气等原因引起。
1、禁食:肠梗阻患者应暂时禁食,减少胃肠道负担,避免食物进一步堆积加重梗阻。禁食期间可通过静脉输液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维持身体正常代谢需求,缓解因脱水或电解质紊乱引起的腹痛。
2、胃肠减压:通过插入鼻胃管进行胃肠减压,抽出胃肠道内积聚的气体和液体,降低肠腔内压力,缓解腹痛。减压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避免过度抽吸导致黏膜损伤。
3、药物治疗:肠梗阻患者可使用解痉药物如盐酸山莨菪碱注射液10mg肌注,缓解肠道痉挛性疼痛;止痛药物如盐酸哌替啶注射液50mg肌注,用于缓解剧烈腹痛;抗生素如头孢曲松1g静脉注射,预防或治疗可能存在的感染。
4、体位调整:患者可采取半卧位或侧卧位,促进肠道气体排出,减轻腹胀和腹痛。避免平卧位,以免加重肠道压力。同时可配合轻柔的腹部按摩,促进肠道蠕动。
5、手术治疗:对于机械性肠梗阻如肠扭转、嵌顿疝等,需及时进行手术解除梗阻。手术方式包括肠扭转复位术、肠粘连松解术等,术后需密切观察患者恢复情况,预防并发症。
肠梗阻患者应保持清淡饮食,避免高纤维、难消化的食物;适当活动促进肠道蠕动,但避免剧烈运动;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受凉加重症状。若腹痛持续不缓解或加重,需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