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患者需重点补充钙质、维生素D及蛋白质,饮食原则包括高钙食物、维生素D强化食品、优质蛋白摄入、低盐低脂及避免影响钙吸收的物质。
1、高钙食物:
每日应保证800-1200毫克钙摄入,首选牛奶、酸奶等乳制品,每100毫升约含钙100毫克。豆制品如北豆腐含钙量可达138毫克/100克,绿叶蔬菜中苋菜、油菜钙吸收率较高。小鱼干、虾皮等海产品也是优质钙源,但需注意钠含量。
2、维生素D强化:
维生素D能促进肠道钙吸收,每日建议摄入400-800IU。动物肝脏、蛋黄富含天然维生素D,强化牛奶和谷物是常见补充来源。每周2-3次日晒,每次15-30分钟可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冬季或日照不足时可考虑营养补充剂。
3、优质蛋白质:
每日每公斤体重需1-1.2克蛋白质,鸡蛋清、鱼肉、鸡胸肉等提供必需氨基酸而不增加磷负荷。大豆蛋白含异黄酮有助于抑制骨流失,乳清蛋白能促进成骨细胞活性。避免过量红肉摄入以防酸负荷过高导致钙流失。
4、低盐低脂原则:
钠摄入每日应低于5克,高盐饮食会增加尿钙排泄。加工食品、腌制品需严格控制,烹饪时用香草香料替代部分盐分。反式脂肪酸会干扰钙代谢,需避免油炸食品,选择橄榄油等不饱和脂肪酸。
5、规避干扰物质:
浓茶、咖啡每日不超过2杯,单宁酸和咖啡因会抑制钙吸收。碳酸饮料含磷酸盐易导致钙磷失衡。高草酸蔬菜如菠菜需焯水后食用,酒精会直接抑制成骨细胞功能,建议男性每日酒精摄入少于25克,女性少于15克。
骨质疏松患者的饮食需长期坚持营养均衡原则,建议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增加富含镁、锌、维生素K的坚果和全谷物。规律进行负重运动如快走、太极拳,避免吸烟等危险因素。定期监测骨密度指标,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严重骨痛或身高缩短超过3厘米需及时就医评估骨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