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早期常见症状包括接触性出血、阴道异常排液、月经异常、下腹隐痛及泌尿系统症状。
1、接触性出血:
早期宫颈癌患者在性生活或妇科检查后可能出现少量阴道出血,血液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这种出血与宫颈表面癌变组织脆弱易损有关,需与月经期出血区分。若反复出现接触性出血,建议及时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和人乳头瘤病毒检测。
2、阴道异常排液:
患者可能出现白色或血性阴道分泌物,质地稀薄如水样或米泔状,可能伴有特殊腥臭味。这种排液与肿瘤组织坏死脱落有关,晚期可能出现大量脓性恶臭白带。日常需注意观察分泌物性状变化。
3、月经异常:
表现为经期延长、经量增多或非经期阴道出血。癌变组织可能影响宫颈血管导致异常出血,绝经后妇女出现阴道流血更应警惕。建议记录月经周期变化情况,异常出血持续两周以上需就医。
4、下腹隐痛:
肿瘤发展可能压迫周围神经,引起下腹部或腰骶部持续性钝痛,在月经期或排便时可能加重。疼痛初期多为间歇性,随着病情进展可能转为持续性。合并盆腔炎症时可能出现下坠感。
5、泌尿系统症状:
肿瘤侵犯膀胱或尿道时可能出现尿频、尿急、血尿等表现。晚期可能因输尿管受压导致肾积水。出现泌尿系统症状时需排除尿路感染,必要时进行盆腔影像学检查。
预防宫颈癌需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建议21岁以上女性每3年做一次宫颈细胞学检查,30岁以上可联合人乳头瘤病毒检测。保持单一性伴侣、使用避孕套可降低感染风险。接种人乳头瘤病毒疫苗能有效预防相关型别病毒感染。日常注意增强免疫力,保持外阴清洁,避免吸烟等危险因素。出现可疑症状时应尽早就医,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显著提高治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