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打预防针后红肿属于常见接种反应,通常由疫苗刺激、局部炎症反应、个体敏感性和护理不当等因素引起,可通过冷敷、保持清洁、避免抓挠和观察症状等方式缓解。
1、疫苗刺激疫苗中的抗原成分可能引发局部免疫反应,导致注射部位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家长可用干净毛巾包裹冰袋冷敷10分钟,间隔1小时重复进行,无须用药。
2、炎症反应疫苗佐剂或防腐剂可能引起轻度化学性炎症。家长需每日用温水清洁红肿区域,避免使用酒精或碘伏刺激皮肤,通常48小时内自行消退。
3、个体敏感部分儿童对疫苗成分存在特异性敏感反应。家长需记录孩子既往过敏史,若红肿直径超过5厘米或伴发热,应及时就医评估。
4、护理不当接种后过早洗澡或衣物摩擦可能加重红肿。家长应保证注射部位24小时干燥,选择宽松衣物,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局部充血。
红肿期间可适量食用冬瓜、绿豆等清热食物,若出现硬结持续不消或化脓,需及时至儿科或预防保健科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