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具有一定的杀菌功效,其杀菌作用主要与异硫氰酸酯类化合物、挥发性成分、pH值抑制微生物、局部刺激性有关。
1、异硫氰酸酯类芥末中的异硫氰酸烯丙酯等活性成分能破坏细菌细胞膜结构,对大肠杆菌等常见食源性致病菌有抑制作用,但杀菌效果弱于专业消毒剂。
2、挥发性成分芥末挥发油可通过气态扩散抑制部分呼吸道病原体附着,对流感病毒等包膜病毒可能产生干扰作用,但无法替代空气消毒措施。
3、pH值影响芥末的弱酸性环境可暂时改变口腔或体表局部pH值,抑制某些细菌繁殖,但作用短暂且对真菌效果有限。
4、局部刺激性芥末的辛辣刺激可能加速黏膜分泌物排出,间接减少微生物滞留,但过度使用可能损伤黏膜屏障。
日常饮食中适量食用芥末可能有助于辅助抑菌,但出现感染症状时仍需规范使用抗生素等药物治疗,避免依赖食物杀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