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段性透明性血管炎(又称皮肤小血管炎)通过规范治疗多数可控制症状,预后与病变范围、治疗时机及基础疾病管理有关,主要干预方式包括糖皮质激素治疗、免疫抑制剂应用、局部溃疡护理及病因治疗。
1、糖皮质激素泼尼松等药物可快速抑制血管炎症反应,适用于急性期皮肤溃疡或内脏受累者,需监测血糖及骨密度变化。
2、免疫调节环磷酰胺或硫唑嘌呤等用于激素抵抗病例,可能与Th1/Th2细胞失衡有关,表现为反复紫癜伴疼痛性结节。
3、创面处理合并皮肤溃疡时需清创联合银敷料,50%患者伴下肢网状青斑,需预防继发感染。
4、病因控制继发于结缔组织病者需控制原发病,约30%病例与冷球蛋白血症相关,表现为寒冷诱发的肢端坏死。
建议定期监测尿蛋白及补体水平,避免寒冷刺激,下肢病变者穿戴压力袜促进静脉回流,急性期限制活动减少出血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