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肺栓塞可能由静脉血栓形成、长期卧床、手术创伤、恶性肿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凝治疗、溶栓治疗、介入取栓、手术取栓等方式治疗。
1、静脉血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是主要诱因,与血液高凝状态有关,表现为突发胸痛和呼吸困难。治疗需使用低分子肝素、华法林、利伐沙班等抗凝药物。
2、长期卧床肢体活动减少导致血流淤滞,常见于术后或瘫痪患者,可能出现下肢肿胀。建议早期活动预防,必要时穿戴弹力袜。
3、手术创伤骨科或盆腔手术易损伤血管内皮,激活凝血系统,术后可能出现血氧下降。需规范使用那屈肝素、达肝素等预防性抗凝。
4、恶性肿瘤肿瘤释放促凝物质导致高凝状态,多见于胰腺癌和肺癌,可伴咳血症状。需原发病治疗联合依诺肝素等抗凝剂。
急性肺栓塞患者应避免久坐久卧,恢复期可进行慢走等低强度运动,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K含量稳定的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