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脑炎昏迷多数情况下可以治愈,具体预后与病毒类型、治疗时机、基础健康状况等因素有关,早期干预是关键。
1、病毒类型肠道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引起的脑炎预后较好,狂犬病毒等致死率较高。需通过脑脊液检测明确病原体,针对性使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更昔洛韦、膦甲酸钠。
2、治疗时机发病72小时内接受治疗的患者苏醒概率显著提高。延误治疗可能导致脑水肿、癫痫持续状态等并发症,需联合甘露醇降颅压、丙戊酸钠控制抽搐。
3、昏迷程度格拉斯哥评分大于8分的浅昏迷患者恢复可能性大,深昏迷伴瞳孔散大者预后较差。重症需ICU监护,必要时行气管切开维持呼吸。
4、基础疾病合并糖尿病、免疫缺陷等基础疾病者恢复周期延长。治疗需同步控制原发病,如胰岛素调控血糖、丙种球蛋白增强免疫。
昏迷期间需定期翻身预防压疮,苏醒后配合高压氧、针灸等康复治疗,多数患者认知功能可逐步恢复,但严重病例可能遗留运动障碍或癫痫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