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主要由登革病毒感染引起,传播媒介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常见诱因包括蚊虫叮咬、热带气候、免疫低下、病毒变异。
1、蚊虫叮咬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叮咬感染者后携带病毒,再次叮咬他人时传播。清除积水容器、使用驱蚊剂可预防,急性期需对症退热补液。
2、热带气候高温高湿环境加速蚊虫繁殖。雨季发病率显著升高,疫区旅行需穿长袖衣物,重症病例可能需血浆置换治疗。
3、免疫低下既往未感染或疫苗接种缺失者易感。二次感染异型毒株可能引发登革出血热,表现为血小板减少和血浆渗漏,需重症监护支持。
4、病毒变异登革病毒有4种血清型,变异可能导致流行强度增加。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以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缓解症状为主。
疫区居民应安装纱窗蚊帐,出现持续高热、眼痛皮疹等症状时立即就医,避免使用阿司匹林以防出血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