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糜泻主要影响小肠近端空肠的黏膜吸收功能,病变部位集中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导致营养物质吸收障碍。
1、空肠绒毛萎缩乳糜泻患者空肠黏膜绒毛变平萎缩,表面吸收面积显著减少,影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吸收。
2、刷状缘酶缺失小肠刷状缘的乳糖酶、麦芽糖酶等双糖酶活性降低,导致二糖类物质无法正常分解为单糖被吸收。
3、脂质转运障碍肠上皮细胞对乳糜微粒的组装和转运功能受损,造成脂肪及脂溶性维生素吸收不良,出现脂肪泻。
4、矿物质吸收异常铁、钙、镁等矿物质在小肠上段的主动吸收过程受阻,可能引发缺铁性贫血和骨质疏松等并发症。
患者需严格终身无麸质饮食,定期监测营养指标,必要时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