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血小板低可能由脾功能亢进、骨髓抑制、门静脉高压、凝血功能障碍等原因引起。
1、脾功能亢进:肝硬化导致门静脉高压时,脾脏淤血肿大,过度破坏血小板。可通过脾切除术或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药物可选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艾曲泊帕等。
2、骨髓抑制:肝硬化晚期毒素蓄积抑制骨髓造血功能,表现为三系细胞减少。需治疗原发病,必要时输注血小板,药物可选利可君、氨肽素等。
3、门静脉高压:门脉高压导致脾脏滞留大量血小板,循环中血小板减少。需降低门脉压力,药物可选普萘洛尔、生长抑素类似物。
4、凝血功能障碍: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减少,伴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时加速血小板消耗。需补充凝血因子,药物可选维生素K1、人凝血酶原复合物。
肝硬化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小板计数,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饮食选择软质易消化食物,出现鼻衄或皮下瘀斑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