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狂犬疫苗后胳膊疼痛属于常见局部反应,通常由疫苗刺激、个体敏感、注射技术、局部炎症反应等因素引起,多数情况下2-3天可自行缓解。
1. 疫苗刺激疫苗中的抗原成分可能刺激肌肉组织产生免疫应答,导致注射部位充血肿胀。可通过冷敷缓解疼痛,避免揉搓或压迫注射部位。
2. 个体敏感部分人群对疫苗辅料或灭活病毒成分敏感性较高,易出现局部疼痛反应。建议观察是否伴随皮疹或发热,必要时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缓解症状。
3. 注射技术注射过浅或进针角度不当可能损伤皮下神经末梢。若疼痛持续超过72小时或出现放射痛,需就医排除神经损伤。
4. 炎症反应机体免疫应答可能引发局部组织胺释放,表现为红肿热痛。可遵医嘱使用洛索洛芬钠贴剂、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等外用抗炎药物。
接种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注射部位清洁干燥。若出现持续发热、剧烈疼痛或过敏反应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