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痹症症状多出现在5岁以下儿童,典型表现包括发热、肢体疼痛、肌肉无力甚至瘫痪,病情进展可分为前驱期、瘫痪前期、瘫痪期和恢复期。
1、前驱期发病初期表现为低热、咽痛、食欲减退等非特异性症状,易与普通感冒混淆,此时病毒已在咽部和肠道复制。
2、瘫痪前期体温再次升高伴头痛、呕吐、颈背强直等神经系统症状,脑脊液检查可见细胞数增多,此期持续2-5天。
3、瘫痪期特征性不对称性弛缓性瘫痪多发生于下肢,伴随腱反射消失但无感觉障碍,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受损导致永久性肌力下降。
4、恢复期瘫痪后2周开始部分功能恢复,6个月内恢复较明显,2年后遗留的肌萎缩和畸形需康复治疗干预。
家长发现患儿出现发热伴肢体活动异常时需立即就医,疫苗接种是预防关键,发病后应保持肢体功能位并配合物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