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维生素D补充不足可能由光照不足、饮食摄入不足、吸收障碍、肝肾代谢异常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日照时间、强化膳食补充、药物治疗、原发病控制等方式改善。
1. 光照不足每日户外活动时间少于1小时会导致皮肤合成维生素D减少。建议家长在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带宝宝进行日光浴,每次15-30分钟,避免阳光直射眼睛。
2. 饮食摄入不足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较低,辅食添加不及时易造成缺乏。家长需在医生指导下给宝宝添加蛋黄、深海鱼泥等富含维生素D的辅食,必要时使用维生素D强化配方奶。
3. 吸收障碍可能与乳糜泻、慢性腹泻等胃肠疾病有关,表现为体重增长缓慢、大便异常。需治疗原发病,同时遵医嘱使用维生素D滴剂、胆维丁乳等水溶性制剂促进吸收。
4. 代谢异常严重肝病或肾病会影响维生素D活化,常伴发育迟缓、骨骼畸形。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骨化三醇胶丸、阿法骨化醇软胶囊等活性维生素D制剂,并定期监测血钙磷水平。
家长应定期监测宝宝25-羟维生素D水平,冬季可适当增加补充剂量,同时注意观察有无厌食、便秘等过量症状,出现异常及时就医调整方案。